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针刺治疗胀病

《内经》曰:“厥气在下,荣卫留止,寒气逆上,正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又说:“浊气在上则生瞋胀”。针刺治疗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封某,女,59岁。患胀病5年。近3年腹胀尤甚,时轻时重,遇寒更甚。1992年5月7日因体胖乏力,行动不便来诊。体重93kg,因腹胀不能弯腰,仰卧可自观其腹顶,腹松软。太溪、昆仑处反而高起,小腿及足背按则凹下,离手即起,胀轻微,足不温。动则气短,甚则喘。食量中偏上。大便日2~3次,小便调。舌胖嫩。脉数微浮,重按似无。诊断:腹胀(脾胃虚寒、浊气不降)。治法:温补脾胃,升清降浊。取穴:膻中、气海、章门、足三里、三阴交(以上补法)。中脘(泻),阴陵泉(泻)、隐白、太白、百会(平补平泻)。方法:提插补泻结合迎随补泻。得气后留针45~50分钟,其间行针1~2次,1日针1次,7~10天1个疗程。5月10日,胀开始减退。12日腹胀明显回落;14日脚腕可见皱纹,太溪、昆仑处不再高突;到5月17日,腹胀基本消失。体重减至90kg。为巩固疗效,5月20~26日,如上法针7日,体重降至88.5kg,行动自如,不气短。2年后随访,无复发。
《内经》曰:“夫胀者,皆在脏腑之外,排脏腑,廓胸胁,胀皮肤,故名曰胀。”寒厥之气当从脾、从气施治。气会膻中,气海主治真气不足,气病皆可取此二穴;三阴交补脾调肝肾,百会“百病皆治”(见于《针灸大成》),相互配合,壮其元气;隐白为脾之井穴,足太阴之根,太白为脾之原穴,脾病治此;章门为脾之募穴,中脘是胃之募穴,一补一泻,升清降浊。此病脾胃阳虚而寒盛,阴陵泉是脾之合穴,足三里是胃之合穴,分别为二经脉会合之处,泻阴陵泉,补足三里,泻其阴盛,补其阳虚,增强补脾散寒之力。在调补元气的基础上,补泻相济,升清降浊,扶正祛邪,胀乃消。(封志强)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251.html

相关推荐

立冬食疗养生

俗语说“立冬不吃饺,冻坏两只耳。”每逢立冬,北方的家家户户都要吃好吃的南瓜馅饺子。人们很看中二十四节气,“节”者...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331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1-3剂可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55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49

黄耆丸治疗虚劳。黄耆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黄耆丸的秘方制作方法,黄耆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虚劳。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黄耆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黄耆3分,鹿茸3分,茯苓3分...

VIP秘方 2025-10-27 0 2167

参珀茯神汤治疗伤寒心风发狂。发则牙关紧急,痰涎上塞,口吐白沫,迷闷恍惚,醒则狂言多惊,喜怒不常,甚则或歌或哭,舌色纯绛鲜泽,略有垢浊薄苔,或红而上罩粘腻,似苔非苔。参珀茯神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参珀茯神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参珀茯神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伤寒心风发狂。发则牙关紧急,痰涎上塞,口吐白沫,迷闷恍惚,醒则狂言多惊,喜怒不常,甚则或歌或哭,舌色纯绛鲜泽,略有垢浊薄苔...

VIP秘方 2025-10-27 0 139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