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兵法和中医

  很多人认为,兵法和中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要说中医与文学、哲学这些文气嗖嗖的“文”字攀上关系挂上钩,还说得过去,要说中医与“武”味十足的兵法有瓜葛,没有几个人能够相信。但事实上,无论兵家还是中医,都让兵法与中医扯上了关系。我在清代医家徐大椿的《医学源流论》中,就读到了这样的文字。

  徐大椿认为医家应该汲取兵家的理性和智慧,用兵法的哲理和思维方式去指导医家用药,以期减少患者的痛苦,让患者早日痊愈。他的《医学源流论·用药如用兵论》中明确指出:“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

  对徐大椿用兵如用药之道,清代文学家袁枚是大加赞赏的。他以西汉名将周亚夫为喻,阐述了徐大椿的用药特点,认为徐大椿治病祛疾像兵家一样雷厉风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有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风度。“其用药也,神施鬼设,斩关夺隘,如周亚夫之军,从天而下”。

  早在《黄帝内经·灵枢顺逆篇》中,就把兵法和中医中的针刺疗法联系在一起了。“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旗,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曰:‘无刺熵熵之热,无刺漉漉之汗。’”《黄帝内经》认为,刺法与兵法一样,也要因人制宜,对高热和出大汗的患者,应该慎用针刺法。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把疾病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门,推崇汗、吐、下三法,主张祛邪务尽、攻邪从速的果断疗法,是攻邪论的一代宗师。所以明代医家吕复评价张子和时,以老将对敌喻之,说张子和熟用三法,医风老辣,药性猛峻,拯病体于濒危,救众生于险恶,服用他的药,有邪去正安起死回生之效。“张子和医如老将对敌,或陈兵背水,或济河焚舟,置之死地而后生,不善效之,非溃则北矣”。

  吕复是一个善于把兵法和医法“混”为一体的老手,他不但以之评论过张子和,还用兵法评论过汉代医家张仲景和宋代医家钱乙。他说张仲景“如汤武之师,无非王道,其攻守奇正,不以敌之大小,皆可制胜”;他说钱乙“医如李靖用兵,度越纵舍,卒与法合”。

  以兵法相喻医法的,明清大有人在。如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就导演过“将相和”:“治外感如将,治内感如相。”吴鞠通认为,外感传变迅速,稍有延误则循经入里,变症数起,险象环生。如果没有大将军的雷厉风行之速,择方用药稍为迟缓,就会贻误病机,造成大错。而内伤之疾,则需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智圆行方,攻补不可太过,缓而图之,如宰相般沉稳,抽丝剥茧,把握生机。

  “邪固疾深,势如强寇,宜伐之不可缓也”,这是明代医家张景岳的格言;“医者,意也。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贵于临机应变”,这是明末清初医家喻昌的格言;“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这是清代医家尤在泾的格言。等等,等等,不胜枚举,数不胜数。这些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格言给了后世诸多启示,是中华民族医学宝库里的精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安徽

刘绍义)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2052.html

相关推荐

各类医书上治感冒的用药

每个季节更替时都会出现气候的不稳定性变化,以致于身体机能本来就低下人常常会感冒,在这里中医中药秘方网小编汇总了各类医书上治疗常见感冒的辩证用药,经常容易发生感冒...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040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

最近天气渐渐变凉了,早晚温差很大,有些人开始感冒。一谈到秋天的感冒,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会想起“秋燥”这个词,其实,一年四季的感冒,大抵...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1854

中药配方颗粒能全面放开吗

日前,一则《中药配方颗粒或将彻底放开!》的网文在圈内广泛流转,文中认为国家即将放开中药配方颗粒备案,中药饮片行业将面临巨大挑战等。如此重大的政策改变,难怪会引起...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1096

发展中医药旅游 中医动画片 中医中文

广东东莞一家原创动漫公司通过与国内中医药企业的合作,打造国内首部以中医药为题材的动画片。样片将在本届漫博会上首次亮相,首期26集成片预计将明年推出。这是一部名为...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20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