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王叔和与《脉经》

王叔和(201~280 年),名熙,西晋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市)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王叔和博通经方,深究病源,虚怀若谷,医术精妙,名噪一时。32岁那年被选为魏国少府的太医令。
  因战事频繁,时局动荡,张仲景几十年前才撰写完成的《伤寒论》也散落佚失或残缺不全了。作为太医令的王叔和深知这部医学著作的伟大价值,于是他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终于得到了全本的《伤寒杂病论》,并加以整理和修复,将其保留了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伤寒论》。
  王叔和还根据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古代医家有关脉学论述,并加上自己的临床体会和见解,撰写出了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脉经》总结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确立了三部九候、寸口脉等,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


王叔和诊脉图。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供稿
  咏王叔和(七律)
  魏宫书馆典藏多,天助遨遊济世河。
  遍览岐黄稀世籍,谱成杏苑脉经歌。
  拾遗补就伤寒论,推动形成热病科。
  仲景名标医圣榜,王君功绩首扬波。(张发荣)


张发荣撰诗 谢克庆书
  咏王叔和(五古)
  生平享天兆,趣广多通晓。
  偶遇杏林人,时移熏染了。
  广览众先贤,师承各家妙。
  苦研历代医,究寻百病貌。
  挂职佐曹操,随军战刘表。
  博取众家长,独树一方道。
  整编理伤寒,脉经最深造。
  呕心三十年,著传宏篇稿。(黄河银)


黄河银撰诗 杨殿兴书
  咏《脉经》(五古)
  博古慰贤明,精心著脉经。
  归象二十四,状名犹标兵。
  天地人九候,寸关尺三丁。
  风华醉十卷,汇含百篇英。(黄河银)
  王叔和(对联)
  勤求古训,尊古并非泥古,师古标新树楷模,功垂医史;
  博采经方,读经得以创经,著经论脉成圭臬,誉满杏林。(程立家)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204.html

相关推荐

老馒头回春《养生厨房》王雪茜,刘军

菜名:老馒头回春【今日看点】平常的剩米饭可以用来炒饭,但剩馒头好像只剩反复加热这一条,而反复热后口感和味道都大打折扣,今天刘大厨让老馒头回春,做出了一道外酥里暄...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935

追忆王乐匋教授

王乐匋(1921~1998年),笔名老陶,别号默庐,安徽歙县人,新安王氏医学第五代传人,闻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安徽省新安医学研讨会首任会...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436

保和丸治疗吞酸嘈杂。保和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保和丸的秘方制作方法,保和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吞酸嘈杂。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保和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山楂肉6钱,苍术(米泔浸...

VIP秘方 2025-09-11 0 865

王琦院士以“说药开新”为题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经意间王琦书院开讲已逾周年。每个月第一个周五晚上七点半,王琦院士与众位弟子在云端相会,从《师承论》发端,讲五十载求索的学路历程,讲三辨诊疗的精...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68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