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中医茶道的了解

中老年人喜欢在茶楼饮茶吃饭,而事实上茶与中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特别是在养生茶盛行的今天,对于中医茶道的了解,可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需要哪种茶。
红茶、普洱适合老人 除了传统的乌龙、红茶、绿茶、普洱等,近年来很多中医养生茶也开始受中老年人欢迎。凡是以药食同源的原料制成以达到养生保健为目的的茶,都统称为养生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护理中心副主任陈兴华教授介绍,养生茶与普通茶的不同之处,在于更侧重于茶的养生保健功效。虽然大部分养生茶是以茶之形,但可发挥药的功效,可以说是简单的中药药方茶。
陈兴华提醒,燥热体质的人吃辣、煎炸食物容易上火,应喝凉性茶;而肠胃虚寒的人,平时吃点苦瓜、西瓜就感觉腹胀不舒服,应喝中性茶或温性茶;免疫力低下或久病初愈患者,可服用灵芝茶。因此,偏温性的的红茶及普洱茶,就非常适合老年人饮用。
专家推荐 多款中医养生茶,总有一款适合你 合理搭配,避免功效相抵,增强养生疗效是基本的搭配原则,以下推荐的多款养生茶品可以选择性饮用。
岭南祛湿茶 枸杞薏米茶 材料: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
做法:1、将买来的薏米拣出杂质,用清水淘净并控干水分;2、将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3、将红枣剖成两半或割开口子放入茶壶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可放几颗冰糖,再放入薏米,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
点评:本茶养肝明目又利水,宜在春季饮用。
体虚补益茶 参麦冬茶 材料:人参、麦冬各10克、五味子5克。
做法:将所有材料洗净,放入适量水煮沸20分钟后可饮用。
点评:本茶能改善体质虚弱、疲劳倦怠、气血不足。本方即生脉饮原方剂,对心力衰竭、心律不齐、虚汗虚热体质有改善的作用。
祛火醒神茶 菊花人参茶 材料:菊花干花蕾4~5枚、人参10~20克。
做法:将人参切片或小段,与菊花共置茶杯中,沏入开水,加盖浸泡15~20分钟即可饮用。
点评:本茶之菊花有解毒散热、平肝明目的作用,人参可补元气、健脾益肺、生津安神,两者合用有益气祛火功效,可提高免疫力,消困提神。
健胃茶 薰衣草柠檬茶 材料:薰衣草干花蕾5~6枚、柠檬汁20毫升。
做法:先将薰衣草置茶杯中,沏入开水,加盖浸泡5~10分钟,等到茶呈淡绿色微凉后加入柠檬汁即可饮用。
点评:本茶品中的薰衣草有滋补气血、舒缓压力、消倦解困的作用,而柠檬清香,有利尿、开胃、活络、醒脑作用,两者合用可以提振食欲,消解困意。

专家提醒 四季饮茶各不同 无论是普通茶还是养生茶,都有其温热寒凉属性,不同体质的人应有所选择,特别是根据每个季节天气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茶,能让身体顺应天时而养生。
春季:景象温顺,阳气上升,宜选刺激感官、芬芳浓郁的花瓣类茶材,可以帮助散发冬季积存在体内的冷邪、生发人体的阳气,养肝利胆、疏通经脉,如玫瑰、茉莉、菊花。
夏季:景象炎热,阳气兴旺,宜选茶性沉降、茶气清苦、有清凉感的花草类茶材,以除烦解渴、补益肠胃,如绿茶、薄荷茶。
秋季:景象干燥,阳气渐弱,阴气上升,宜选性质收敛的果类进茶,以清除体内余热,止咳化痰、养肺滋阴,如金橘、菠萝、乌龙茶。
冬季:景象清冷,阴气趋盛,宜选茶质温、茶气辛散的根茎类茶材,以驱冷补阳,如天门冬、红茶、铁观音。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1868.html

相关推荐

中医辨证施治顽固性肝硬化腹水

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是指临床上肝硬化腹水病人经其他方法治疗而腹水难以消退的疾患,属危重症之一。笔者据长时间跟随关幼波名老中医学习的经验和自己的临床探索,认为应在突出...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59

解读藏象 肺通调水道和朝百脉

中医学里五脏是心、肺、脾、肝、肾的合称。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又各有专司,并且与肢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特殊系统,即藏象...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18

疾病观 中医对生命本身的理解和观照

论运气七篇的疾病观疾病,是人体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变化,亦是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必然经历的状态之一。疾病观,是关于疾病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1]。疾病观能够...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23

中医望诊

中医望诊对于早期诊断心脏病有极大优势。一则耳垂出现冠脉沟,确诊率达九成;二则舌下静脉发黑或发紫,患心脏病的概率很大;三则嘴唇或指甲呈青紫色,即是心血阻滞之症;四...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58

中医辨证论治心脏神经症

心脏神经症发作时类似于心脏病,临床常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出汗,甚至反复出现强烈的惊恐发作伴濒死感、失控感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很多患者在检查后,虽然已...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46

中医养生从“顺四时”起

专家简介  樊正伦生于1946年,教授、研究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曾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古籍室主任,至今已有近40年的中医临床经验,以治疗内科疑难杂...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3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