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急痧胀病“标蛇痧”“羊毛痧”壮族急治法

急痧胀病俗称为“标蛇痧”和“羊毛痧”,多因夏秋季节,由湿热秽浊恶 毒邪气侵入体内,使气血滞塞,循环 障碍所致,病者可见卒然头昏眼重, 头痛腰胀,心中烦乱,四肢冻冷,指甲 口唇乌瘀色,甚则口噤不能言语,亦 有腹中痛欲吐不出者,若不及时救 治,则面、唇指甲青紫,窍闭神昏,甚 则死亡。

治法:1.针刺法:以三棱针先刺舌 下青筋(静脉)放出紫黑色血;次剌两 肘弯青筋放出血,若血由黑瘀色渐变 红色,则头痛、腹痛、心烦等立即好转, 四肢也渐转暖,口唇指甲亦自然转红, 此是治急痧症急救的最好方法。2.刮 痧法:用瓷碗一个,碗口搽些油润滑, 对患者肘弯部从上向下刮,轻重适度, 刮至肘弯皮下起乌黑紫色血点成斑为 止;再刮前胸部正中,从天突向下刮至 剑突部;又从胸胁部刮匀;然后刮背后 正中脊柱两旁,从颈椎刮至骶椎。3.揪 痧法:患急痧症头痛甚者,医者用右手 食指与中指卷屈,蘸上些石灰水,先揪 小根处(即两大眼角眉间正中处);次 揪两侧太阳穴外皮肤(即两眼外角后 约一横指处),胸闷痛、背胀腹痛,揪喉 结下及喉结两侧各一寸许至2寸,共 揪五处。又揪剑突下至脐正中两侧各 l寸许,共揪七处。下肢麻胀,揪两膝 后胭窝内正中及两旁,共揪三处,揪每 处都要以皮肤呈现紫乌色瘀血点成片 为度。以上刮痧法、揪痧法,较针刺出 血法容易做到,人人会用。一经用上 法(任选一种)治疗后,患者立即感觉 全身舒适,气血通畅,其症顿减,同时 煎服下述药物,清热解毒,生津止渴。 药用:银花30克,寒水石15克,葛根 30克,花粉15克。

羊毛痧症,亦在夏秋间发生,由于 暑热湿毒邪气侵犯人体五脏六腑,出 现心腹绞痛,日夜不休,以呕吐为特 、征i凡饮食、药物水浆入口即吐,大便 不通,似关格证候,主要是由食物、痰 水停息中焦,而外感寒邪,内蕴湿热毒 的大热证。

诊断此病不难,只要医者细心察 看患者的前胸窝上下左右汗毛孔内见 有黑点时,先用缝衣针针鼻点按成凹, 用针尖轻轻挑拨,觉黑点有坚硬抵抗 感者即是羊毛痧症。

治法:用穿上白丝线的小缝衣针 1支,将线尾打成双线结,从黑点底下 穿过去,医者用两手挽着线的两头,轻 轻向上拉扯提起,可见到羊毛雪白纤 维,即用剪刀剪断,可反复地在胸部仔 细寻找,凡汗毛孔有黑点的都按上法 挑剪,多则达10~20处。挑毛后最好用 新鸭毛1只煎水洗浴全身,睡盖被出 汗病
可愈

或用净黄土泥一块,槌溶以冷水 调湿如面团状,干湿适宜如拳头大。先 在患者前胸及脘腹部,蘸上些温水后, 即将泥团在胸腹部连续搓滚,至泥团 与皮肤有相粘感。如不相粘,可用热湿 毛巾擦净胸腹部后再滚,约半小时许, 扳开泥团,可见到无数羊毛样的自毛。 另再用一泥团在背上从颈椎下至腰 尾,按前法搓滚半小时,泥团内同样见 到很多白毛。经上法(任选一法)施治 后,胸腹脘痛止,呕吐也停,但要忌食 生姜和煎炒热物、糖水等,只宜清淡低 盐的饮食。

急痧症是一种夏秋季节的暑热恶 毒邪气侵犯人体的大热证,为严重危 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由于此病起病 急、似患重感冒样,如不及时救治,可 能危及生命。 (黎文才)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151.html

相关推荐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3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防治老寒腿 保护骨关节

老寒腿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俗称。人到中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是最容易老化的,老化后的膝关节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造成行动不便。因此,在寒冬到来之前,老寒...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735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乳腺增生外治有招

药物:天麻适量。取穴:神阙穴(肚脐)。方法:将买来成块的天麻打成粉,每次取适量的天麻粉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点评:天麻...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23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