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扁豆 疗病补虚的好药

  扁豆,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食用蔬菜,也是疗病补虚的好药。它是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栽培植物。因其豆类形扁,故称为扁豆。又因其豆脊上有微弯如眉一道,故也称为蛾眉豆。南北朝陶宏景《名医别录》载:“扁豆,人家种之于篱垣。”故也有叫它为沿篱豆。它可以点缀田园景色,宋代诗人杨万里《秋花》中说:“道边篱落聊遮眼,白白红红扁豆花。”

  扁豆,味道鲜美,《名医别录》称其:“荚蒸食甚美。”清代包世臣《齐民要术》谓:“采为蔬,味冠诸品。”6~10月间可乘嫩取豆荚或苗叶烹调,或炮或炒或蒸以佐餐。待至立冬前后,打出种子,再晒至全干后收藏,需要时(鲜品即可)加水适量,用文火久煮或烘熟,可拌适量咸菜,以佐餐;或加适量砂糖拌和以充饥;还可与适量的粳米、薏苡仁、山药煮成粥食。

  扁豆还能解酒毒及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可单味生嚼,或加水研捣绞汁,也可与紫苏同煎饮。不过,食用扁豆有一点还需严加注意,它含有两种毒素——凝集素和溶血素,食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痛等中毒症状,所以必须充分煮熟,使这两种毒素得到破坏,食用方能安全。

  扁豆的种子,有白色、黑色、红褐色等数种,入药主要用粗圆而色白的,故称白扁豆。黑色的古名鹊豆(因其杂有白色边脊,形如喜鹊尾巴)多不用。红褐色的,在广西称为红雪豆,用作清肝消炎药,治眼生翳膜。

  白扁豆营养丰富。每百克含有蛋白质27.7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57克,钙4.6克,磷5.2克,铁1毫克,以及泛酸、锌等成分。它具有解暑化湿、补脾止泻的作用。它入脾胃二经,能通利三焦,升清降浊,和中下气,益脾开胃,专治中焦诸病。它化湿而不燥烈,甘温补脾而不滋腻。适用于夏秋暑湿吐泻(宜生用),常年脾虚有湿,食少便溏诸症尤为宜用。它虽非主药,但在临床应用上,常能协助它药使之达到健脾和胃的目的。常用著名方剂香薷饮《千金方》用此配香薷;《和剂局方》再加厚朴而成,使其在消暑解表的同时,兼能化湿滞,和胃肠;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资生丸(亦名资生健脾丸)、《和剂局方》六合定中丸中均配有白扁豆,加强补脾渗湿的效果。

  豆类壅滞,大量服用可以碍胃,但若大病之后,需要适量进补之前,可先用少量白扁豆10~30克煎汤代饮,这样不仅不会壅滞,且能调养正气,健脾开胃,故颇为合宜。

  扁豆的外衣,药名扁豆衣,功同扁豆,但药力较薄,性味甘微凉,长于运脾利水,适宜于脾虚有湿,或暑湿吐泻、水肿脚气等症。

  扁豆的花,气芬芳,性微寒,具有清暑化湿、宣气和中的作用。常用于暑湿下利、胸脘窒满、带下赤白诸症。清代张秉成《本草便读》说:“赤者入血分而宣瘀,白者入气分而行气。凡花皆散,故可清暑散邪。”一般用的多为白花,故处方中所常见的为白扁豆花。清代吴瑭《温病条辨》治暑湿方“新加香薷饮”、“清络饮”;以及近人魏长春《中医实践经验录》治寒体气郁肝胃失调经验方“五花汤”,和治脾胃虚弱夹食、腹痛经验方“三花二香胃苓汤”,皆用其花芳香轻灵、调和气机的功效。(贾佩琰)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1368.html

相关推荐

汤粥治疗肾结石

核桃糖酥可辅治肾结石核桃仁120克,冰糖120克。将冰糖溶化浸入核桃肉,以香油炸酥,装于密封容器内,每次食用30~60克,每日3~4次。也可用市售翡翠胡桃,服法...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24

慢性腹泻病机 经验方剂泻康饮

梁彦运用“泻康饮”治疗慢性腹泻经验梁彦主任医师是北京市海淀区首批名老中医 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岐黄生涯三十 余载。擅长呼吸系统...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19

痢疾 简易中医疗法

痢疾多发生在夏天或秋天。多由不注意饮食卫生,随便 吃不干净的生冷瓜果,或吃苍蝇爬过的食物,或受寒受热, 最容易受邪发病。以拉红白冻子,一天拉十几次到几十次, 里...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21

胃癌根治术后的中医辨证分型专方专药

本文综述了胃癌根治术后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专方专药防治复发转移、中药抗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机制等方面研究进展,为建立胃癌规范化的中医辨证分型及评价体系提供思路...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46

做个药枕防春困

对于春困,很多人都束手无策,专家建议在排除其他病理因素后,不妨做个药枕。药枕疗法属中医“闻香治病”的外治法范畴,这种方法免除了患者长期服...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03

朱锦善治疗积滞经验

朱锦善教授,著名中医儿科学家、主任医师、教授,早年师从我国中医儿科学泰斗王伯岳先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通晓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史和儿科各家学说,对...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6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