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中医用药的药量与药效 药量与病证

常有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笔者亦如此认为,以下为笔者临床多年体会,期望能让读者得到些许体会。

药量与药效

中医用药的药量与药效是不成比例关系的,很多药物的功效会因药量大小而变化。升麻小量升阳举陷,大量则可败毒;荆芥小量十克内可疏风止痒,用至二十克乃至三十克则可发汗解表;薄荷小量有疏肝解郁之功,量大则为辛凉透表之剂;连翘常规剂量可败毒散结,为疮家圣药,大剂时则辛凉透表发汗,为温热要药;桑叶常量使用可散风清热,量大则可凉血止汗;红花小量养血,中量行血,大剂破血;枳壳、枳实量小宽中理气,大量则破气消积;甘草量小调和诸药,益气补中,大量则可败毒。凡此种种,不可不明。

药量与病证

病有轻重,证有虚实,轻病用轻药,重症用大剂,这些是一般常识。病轻药重,药力太过,徒伤正气,如发表太过汗漏不止则亡阳,温阳太过则化热,补中太过则壅气,清热过度则寒滑或化燥,消伐过施必伤气血津液;重病用轻药,效力不及,多延误病情。故药量需根据具体病况而定,以为不量大不治病而大量用药者,实不可取也!

药量与体质

生活中有酒量大小、饭量不同者,则人之禀赋不同可见;有饮浓茶终日不离口而不影响睡眠,亦有清茶一杯而夜不安寐者,则人之耐受程度不同可知。药亦如是,体质强弱、个体差异不同,则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也不同。仲景曰:“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虽言之于四逆汤方下,他方也应如是。《素问·五常政大论》云:“能(耐)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虽以毒药为例言,也说明了用药剂量与体质有密切关系。儿童与老年人用药量常少于壮年,女子用药量常轻于男子,个小体轻者用药量常小于个大体重者,都是常识,虽现代医学较少讲究个体差异,却也有用药的公斤体重算法。药之轻重,虽少有相关性命者,也实有毫厘之差而致千里之谬者!故随手重剂投方者,可思而改之。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0967.html

相关推荐

家常小病 试试药茶治疗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是古书中的一句话。其实,茶不仅是一种饮品,还是一种药物,早在古代就已被充分运用了。如今,市...

养生秘方 2025-10-31 0 2146

“寒温统一”治热病危急症

寒温分离有误区  待到温病学术大发展,在热病临床大放异彩,后之学者,又只知有温病,不知有伤寒,再一次走进了偏见的胡同,并越走越远。把温病独立成门派,造成割裂寒温...

秘方方剂 2025-10-31 0 2596

益气温阳中成药治疗变应性鼻炎

两组各60例。治疗组肾阳虚轻证用肾气丸(《金匮要略》方,含干地黄、山茱萸、山药、附子、桂枝等);重证用十全大补丸(含上方成分,加鹿茸、五味子。均用10克,每天3...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849

治疗外感咳嗽方法 典型病例体会

运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治疗276例,其中男90例,女 186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8个月,最短5天,平均...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184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