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必须注意详 与略的联系
《金匮》的内容,不论 是篇与篇之间,还是条与 条之间,往往有详于此而 略于彼的情况。一般说 来,大多是详于特殊而略 于一般。造成这种情况的 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当时 书简的困难,或习惯上的 省笔法;另一方面是由于 年代久远,因战乱等而导 致脱漏遗简之故。在学习 中遇到这种情况,应如何 处理呢?我认为可从以下 三方面去解决:
(一)前后互看
如书中论及的湿病、 痰饮、水气,均属阴邪为 患的病变,非阳不能化, 故三者的治疗原则,均 “当以温药和之”。但《痉 湿喝病脉证洽》所论的湿 病,只要是外湿,其论治 详于汗解而略于温化。痰 饮的治疗,虽然在温化之 外,还有和中、发表、分利 或清热等法,但由于它多 是水停局部,胶滞不解所 致,故其治疗需要以温化 为主,健脾温肾为重点, 以振奋阳气而化水饮。 水气病的治疗,虽然仍 以温药为主,但由于本 病是水溢泛滥全身的病 变,而“诸有水者,腰以 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 肿,当发汗乃愈”,故对 全身性水肿提出了发 汗、利尿两大治疗原则, 必要时还“可下之”。但 对于攻下逐水的方剂, 却略而不详,只有结合 痰饮篇加以研究,才能找 到十枣汤、己椒苈黄丸等 可用于水气病 的“可下证”的 方剂。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