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宋仁宗重视传播中医药学知识 普惠众生

宋仁宗赵祯,大宋王朝第四代皇帝,在位42年,可谓一位推动中医药学发展与繁荣的决策人和实践者。
有史记载:宋仁宗非常重视医籍的编修校正,以此来固化、传播中医药学知识,普惠众生。天圣元年(1023年),京师大疫,宋仁宗“命太医和药”。皇祐元年(1049年),京师开封发生大疫,宋仁宗命太医和药,内出犀角二本,析而视之。其一通天犀,内侍李舜举请留供帝服御。帝曰:“吾岂贵异物而贱百姓?竟碎之”。至和元年(1054年)春正月,“汴京疫”,宋仁宗再次“碎通天犀,和药以疗民疫”。宋仁宗一再拿出贵重药材“通天犀”救民疫的做法,深得世人赞誉。宋仁宗对针灸也颇有研究,认为“针灸之法,人命所系,日用尤急,思革其谬,以利济民”。天圣四年(1026年),他下诏命王惟一编纂针灸图经和创制针灸铜人。此举极大地促进了针灸学的发展,使针灸教学更加直观化和标准化。另外,针灸铜人还可用于解剖教学。其影响之大,意义深远。天圣五年(1027年),宋仁宗令校定《黄帝内经素问》《难经》《诸病源候论》,并命“国子监摹印颁行”。嘉祐二年(1057年),命校定《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千金方》等。同年八月,他下诏建立校正医书局。嘉祐、庆历和皇祐年间,宋太宗还下诏编撰本草学著作,并赐名《嘉祐补注神农本草》;编修《嘉祐图经本草》《庆历善救方》《简要济众方》等。宋太宗多次集中一批“专家”有计划地对古典医籍进行系统的整理、校勘和刊印,并颁行全国,为医学知识的传播、救治民疾作出了贡献。
景祐元年(1034年),宋仁宗患病,御医屡屡进药未见效果,群臣忧虑。有大长公主推荐名医许希诊治,许诊断后说:“用针刺心下包络之间,可以治愈”。群臣认为此举十分危险,并争以自身先试,许以针刺之,无害。遂以针为仁宗治疗,结果手到病除。仁宗大悦,封赏许为翰林医官,并赐物种种。许希受赏不忘师恩,对仁宗说,扁鹊是我的老师,今天之事非臣之功,实是老师之功,臣安敢忘却师恩乎?请求仁宗将所赐之礼用来兴建扁鹊庙。皇帝下诏在城西为扁鹊筑庙,封为灵应侯,并在扁鹊庙旁设立太医局。一次,仁宗腰疼不已,李公主推荐一名黥卒治之。黥卒用针刺仁宗腰部,才将针取出即曰:“官家起引”,皇帝起步行走如常,遂赐入针处为“兴龙穴”。
嘉祐年初(1056年),仁宗患病头昏目眩,自己用针从脑后刺入,针方拔出,便道:“好惺惺”(意为好清醒明亮)。翌日,身体复常。由此,命其穴为“惺惺”。宋仁宗精研方剂,颇有所得。他在古方“甘桔汤”中,加了荆芥、防风、连翘三味药,通治咽喉口舌诸病,“遂名三圣汤,极言其验也”。(李金钢)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0612.html

相关推荐

虫类药治急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国医大师朱良春擅用虫类药治疗肾脏病,遣方用药独树一帜。今简要整理以飨同道。急慢性肾炎急性肾炎多以浮肿、蛋白尿、纳呆、腰酸、神疲及肌酐、尿素氮升高为主症,朱良春用...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15

治乳腺增生用藕节

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节部。其味甘,涩而性平,长于止血,兼能散瘀。临床用以治疗妇女乳腺增生,疗效颇佳。  取藕节60克,加水800毫升,煎至600毫升,分3次...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12

药食两宜的海蜇

海蜇,义名水母、石镜,为海蜇科动物海蜇和黄斑海蜇的口腕部,分布于我国沿海一带。中医认为,海蜇性味咸、平,入肝、肾纤,有清热化痰、消积化滞之功效,适用于痰热咳嗽、...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15

食盐是位“好医生”

食盐家家都有,但是多少人仅仅只是把它当做调味品看待?虽然进不了你家的药箱,但也别让这位“好医生”屈才!防治脱发将浓盐汤轻轻涂敷头发根部,...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3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