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哪些药物致药疹

药物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性反应叫做药疹,药疹是最常见的一种药物反应。发生药疹的原因比较复杂,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人的特异体质等密切相关。

怎样判断是不是药疹呢?一般有用药史,且停药后皮疹消退;发病突然,皮肤发红、发痒并早对称分布,大多先从面部和颈部开始,依次波及上肢、躯干和下肢,或伴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轻者停药后皮疹逐渐消退,病情严重者有生命危险。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1.磺胺类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对氨基水杨酸钠、保泰松等易引发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此类药疹可在用药20天以后发生,初起为麻疹样、猩红热样,伴有畏寒、发热,继而全身潮红、肿胀,以手、足、面部为重。之后全身皮肤脱屑,手足呈手套式、袜子式大片皮肤剥脱,有的指(趾)甲、毛发脱落,口唇红肿糜烂,眼结膜充血。严重的伴有肾、肝损害,并伴有高烧昏迷甚至发生死亡。

2.青霉素、呋喃唑酮、水杨酸钠盐及血清制品如破伤风抗毒素等容易引起荨麻疹型药疹。用药后起病急,皮肤突然发痒并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鲜红色风团,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散布于头面及四肢与躯干,并有此起彼消现象。较重者出现呕吐、发热及关节痛等。

上述药物引起的药疹比较多见。

3.解热镇痛药、催眠药、镇静类药、磺胺类药物、青霉素及链霉素等类药物易引起固定型药疹和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固定型药疹多见于口唇、肛门、外生殖器龟头等皮肤黏膜交界处,四肢躯干也可发生。皮疹为一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水肿性红斑,红斑上可出现大疱,有痒感和灼痛,停药即消退,如再服同样的药,在原来部位可出现同样药疹,故称固定型药疹。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起病急,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麻疹样药疹为散在或密集的、针尖或米粒大小的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呈对称分布,以躯干为多。猩红热样药疹为小片红斑,从面、颈、上肢、躯干向下发展。

4.汞剂、奎宁及磺胺类药物可引起湿疹型药疹。药疹为多形性,可有红斑、水疱、丘疹、脓疱、糜烂和渗出等变化。往往由于外用磺胺或抗生素软膏,先使皮肤敏感性增高,以后服用同类药,即可引起药疹。停药后即好转。

总之,用药时发现皮肤黏膜有异常反应要立即停药,并查明原因,采取对策,以防止药疹对人体健康的进一步危害。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0433.html

相关推荐

家常小病 试试药茶治疗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是古书中的一句话。其实,茶不仅是一种饮品,还是一种药物,早在古代就已被充分运用了。如今,市...

养生秘方 2025-10-31 0 2146

益气温阳中成药治疗变应性鼻炎

两组各60例。治疗组肾阳虚轻证用肾气丸(《金匮要略》方,含干地黄、山茱萸、山药、附子、桂枝等);重证用十全大补丸(含上方成分,加鹿茸、五味子。均用10克,每天3...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849

适合高血压患者食用两款药膳

牡蛎鸡汤  材料牡蛎、勾藤、牛膝各6克,天麻9克,芥菜心2颗,干贝5粒,鸡胸骨1个,盐1小匙,姜丝少许。  做法把鸡胸骨洗净、烫过,牡蛎、勾藤、牛膝、天麻加五杯...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605

创伤性关节炎的中药熏洗疗法

创伤性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病,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本病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2例中,男性38例,女性 24例;年龄30~68岁;病程1~3年。临床表...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46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