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建中补虚法 温中散寒法 化痰止呕法 疏肝和胃法

陶汉华,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师从山东中医药大学建校“九老”之刘献琳教授,从医40余年,主要研究张仲景学术思想及中医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妊娠呕吐是指女性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恶闻食气,甚则食入即吐等症状的一类疾病。轻微呕吐是妊娠期的常见现象,一般在妊娠12周前后症状消失;但是频繁呕吐、持续恶心、水米难进的妊娠剧吐,不仅影响孕妇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且导致胎儿异常发育,造成妊娠中止。陶汉华临证创5法治疗妊娠呕吐,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建中补虚法
建中补虚法主要针对脾胃虚弱,恶心不纳的患者。此类病人虽未出现明显呕吐,但有恶心恶食、不能食或择食、四肢乏力懒动、倦怠多卧等症。治疗以桂枝汤为主方,健脾和胃,调补阴阳。方中桂枝、生姜、甘草、大枣均有芳香醒脾开胃的作用,生姜又能和胃降逆,全方用药平和,不伤胎气,安全而有效。
陶汉华指出妊娠呕吐运用桂枝汤,不取其发汗作用,故服药时不需要啜热粥或热饮。如脾虚症状较重者,可合用四君子汤。脾胃虚寒,也可用灶中黄土150克,水煎服,温中和胃止呕。针对脾胃虚弱的患者,陶汉华常以炒小米代茶饮,芳香醒脾,补益中焦。此法取材于《金匮要略心典》所记载楼全善经验:“尝治一二妇恶阻病吐,前医愈治愈吐,因思仲景绝之之旨,以炒糯米汤代茶,止药月余渐安。”笔者曾推荐此法于某妊娠呕吐孕妇,自述炒制过程中,鼻闻其芳香之气,便觉有饮食之欲。
温中散寒法
温中散寒法适用于中焦虚寒,饮停于胃,症见吐清水痰涎、口不渴或喜热饮,伴头眩心悸,动则呕吐益甚,纳呆,舌淡苔白滑,脉弦。治宜温中散寒,化饮降逆,方用干姜人参半夏丸。《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载:“妊娠呕吐不止,干姜妊娠半夏丸主之。”妊娠呕吐持续不解,且较为剧烈者,张仲景立干姜人参半夏丸。但妊娠呕吐,往往不易服药,《金匮要略选读》中的“妇人病三篇”,指出虚寒恶阻呕吐不止,往往不宜受药,药入即吐,此时可用药粉䑛服,即将药物研成细末,用舌频频䑛服。半夏、干姜为妊娠禁药,但胃虚寒饮的恶阻,非此不除。如果孕妇体质虚弱,胎气不固,则不能固执“有故无陨”之说,需要慎重考虑。
化痰止呕法
化痰止呕法主要用于痰阻中焦,吐不食者。患者平素痰湿内盛,身体肥胖,或素有积痰,面色垢腻,体胖倦怠,下肢肿胀,脘腹痞满,呕吐涎沫,舌淡白或白腻,或舌体胖大,脉弦滑。选方五苓散合橘皮汤。偏热者,再加竹茹、芦根或枇杷叶,清热化痰止呕;偏寒者,加生姜、苏叶等,温中散寒止呕。
疏肝和胃法
疏肝和胃法主要适用于肝胃不和,呃逆呕吐者。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于激动,妊娠初期即呕吐酸水或苦水,偏食较甚,尤其喜欢吃酸食,伴有面色潮红,头晕目眩,心烦易怒,或心情抑郁,善太息,胁肋胀痛,脉弦或弦数,舌体多瘦,或舌边尖红,苔黄。方用左金丸合竹芦汤。证属肝胃郁热,黄连用量要大于吴茱萸,然亦不可过重,其用量小于等于10克,同时可再加山栀、柴胡等疏肝解郁。
清热利湿法
清热利湿法主要针对湿热蕴胃,呕吐不食者。患者平素有慢性胃炎或溃疡病史,怀孕后,恶心呕吐,胃脘部灼热,恶心泛酸,呕吐酸水或苦水,舌苔厚腻或黄腻,脉滑数。方用苏叶黄连汤加味:苏叶10克、黄连6克、竹茹10克、芦根10克、山栀6克。
陶汉华曾治一妊娠50余天呕吐不止的患者。患者做人工流产后呕吐不但未减,反而逐渐加重(流产后又做妊娠试验阴性)。病人呕吐症状持续20余天,水米难进,全身乏力,卧床不起,大便干结,每天输液三瓶维持营养。就诊时症见病人舌苔厚腻略黄,脉濡略数。陶汉华指出这是由于病人妊娠恶阻,胃气虚弱,流产后气血受损,脾胃功能愈加虚弱,运化水湿功能减退,湿邪郁阻,郁久化热,湿热阻于中焦,胃气不降,而上逆呕吐不止。方用六君子汤补其脾胃之虚,重用茯苓以祛湿,黄连、苏叶清利湿热。因病人以虚为主,湿热为轻,故黄连仅用6克。患者服药2剂,呕吐即止能进饮食,后身体渐渐恢复。陶汉华指出,如热邪较轻或偏于上焦者,可以用黄芩代黄连。黄芩亦有安胎之功效。黄芩白术散亦为陶汉华治疗湿热蕴胃,妊娠呕吐常用方,黄芩、白术皆安胎圣药,方中白术多选炒白术,取芳香醒脾之意。
陶汉华指出妊娠呕吐,治疗以和胃止呕为主,治疗尽量选药食两用之药,如生姜、芦根、苏叶等。妊娠呕吐,本不思饮食,药量宜轻不宜重,服药过程也要考虑病人口感,不可过用秽浊苦寒之品。除服用药物外,还可以通过调理饮食辅助治疗。(姚鹏宇 宋荣强)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953.html

相关推荐

仲景学说一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公元150年,东汉医学家、被国内外医学界尊奉为医圣的张仲景诞生在南阳的土地上。他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125

含“灵宝”的中医方剂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名就有千千万,因此研究地名也成为一门学问。要说最与道家结缘的,与中医关系最密切的地名,非灵宝莫属。  “灵宝”...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1290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348

补虚正气粥

【原料】 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 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芪、党参浓缩液、30毫升...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54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2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