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溯源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历代医家在继承《内经》的学术思想并结合古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形成历史悠久,应用广泛,为众多医家所重视。几千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在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治中不断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内经》至近代医家的多种论著,不论是经络学说还是脏腑学说都强调了这种脏腑表里相合关系。

  秦汉时期:初现雏形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首见于《内经》,主要是对于肺与大肠经络之间络属关系的描述。同时,也认识到肺与大肠病理上的传变。《伤寒杂病论》创立肺肠相关疾病的方药。张氏把《内经》的理论应用于临床,《伤寒论》中所描述的阳明病实热、燥屎结于胃肠,出现腹满而喘、脉沉而喘满、喘冒不能卧等肺脏症情,使用承气辈咸苦寒凉沉降之品,为实热开一下泄之路,腑通气利,肺热随之而泻。《中藏经》脏腑辨证,描述肺病及肠机理;对脏腑辨证的论述对后世易水学派有较大影响,其中亦有关于肺与大肠的论述。

  隋唐时期:渐进发展

  此时期,中医学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其学术体系也基本达到了全面和详尽的程度。“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

  宋金元时期:趋于完善

  宋金元时期是中医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长期实践的丰富,不少医家深入研究古代的医学经典,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自成一说,来解释前人的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也趋于完善。如《仁斋直指方论》:立桔梗枳壳方治疗便秘,《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阐述肺病及肠的病变关系,金元四大家丰富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法方药。

  明清时期:日臻成熟

  医家更加重视理论和临床的结合,在诸多疾病的描述上体现了该理论的灵活应用。此后,又经许多医家补充和发挥,使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及应用日臻丰富。

  今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研究,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着重阐明肺和大肠的功能,发掘其治法规律,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研究提高到新的层次。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7886.html

相关推荐

健胃固肾 润肺生津 山药金糕

主料山药粉300克。  配料豆沙100克,面粉100克。  调料白糖150克。  制作将山药粉加入面粉和水揉匀,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分成16个面团。将豆沙放在盘...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1613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风采录

编者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至今已涵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7个县。普查队员们不畏工作艰难辛苦,将工作激情和感受通过咏赞百草、歌颂伙计、...

养生秘方 2025-10-25 0 1867

肺癌开玄府以化浊毒 治则撮要

国医大师李佃贵是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从医50余年,独创了浊毒理论,其应用已从消化系统疾病逐步延伸至呼吸、脑病、皮肤病、内分泌、风湿免疫等各系统疾病。笔者有幸侍...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449

吃梨改善秋燥 润肺止咳

秋风又有“贼风”之称,会在人们精神意识放松的时候侵入人体,并给健康造成不利。应对急劲的秋风关键在于睡觉时要关好窗户,防止风邪侵入人体。中...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4

冬季进补的佳品 中药鹿茸大补药

冬季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补的时机,俗话说:“冬日进补,来年打虎”,鹿茸就是非常适合冬季进补的佳品。鹿茸为中药三大补药之一,和人参、阿胶被称为...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968

脾肾相助 补肾离不了健脾

脑为髓海,肾主藏精生髓。肾虚精髓不足,髓海失养而头脑空痛,眩晕耳鸣。肝肾同源,肾气虚者,往往肝血不足,肾阴亏者,易致肝阳上亢;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亏...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104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