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读《大医精诚》有感

医者,以愈疾健患为己任,潜心药理,学以致用,无以贵贱择患,无义学高炫于同业,然今德术兼备者愈少,讽医重利轻义弥多,诚忧医道之不传也。医本为患之心腹,古之病者必寄信于医,医必寄怜于病者,然今势之严肃,众说纷纭,无以定论。吾观孙者书毕,有拙思于此。
大医精诚是千年来医者追求的最高目标。唐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大医精诚》中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一是精,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二是诚,以“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感同身受的心,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已所长,经略财物”。他的这种浓厚而朴素的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不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值得学习和提倡的。
“无德不学医”。外科鼻祖裘法祖先生曾感叹:“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术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医生的医德应体现在热爱生命、对生命充满敬畏和实行人道主义。《大医精诚》中所阐述的医德可概括为三方面:
仁慈为本,慎独为魂。“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习武之人在练武前必先精心凝神,忘却杂念,医者在治病前也需要有类似的思想准备,怀一颗恻隐之心是进行一切治病工作的前提。《中庸》有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作为医生对自己的医德坚守不应只限于着医服问诊期间,深刻领悟这种仁爱之情,人文关怀,将之融入日常生活,化为自身修养,细微之处方见良医。
视患者如至亲,无以贵贱分人。“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将患者视为至亲,我想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医学是一门救人的学问,医生是一个救人的职业,如果不把患者视为至亲,那么你何以会竭尽全力地去进行救治而心底无私呢?其二,从功利角度看,医生的收入来源于患者,患者无疑堪称医务工作者的衣食父母,与至亲又有多少差别呢。至于不以身份贵贱分人,我们都在强调不要以貌取人,常人却很难做到面对不同身份的人不将情愫外现,而正以如此才能体现医者的不平凡之处,有自控力,不偏不倚。张仲景在任太守时,不忘救治人民,因做官的不能入民宅接近老百姓,就这定时日大开衙门让有病的群众进来,凡来求医之人,不论贫富悉仔细询问病情竭力医治,也因此深得民心。其实换个思维,求医之人都有疾在身,病本身而言本无贵贱,何况只是把人作为载体,医者要注重病本身,就像开锁的人潜心于打开百宝箱而对里面的东西视而不见。
怀同理心,感同身受。这一点被孙思邈成为医者的基本道德,“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在患者眼里,医生就是他们的“救世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生应能体会到他们遭受疾病的苦痛和对健康的渴望。笔者幼时见一患病老爷爷,在医生面前恳求,稍显夸张的表情惹人发笑,现甚觉愧矣!“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才是一个良医应具备的素质。
“以精术载德”,中国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把“精术”作为“立德”的根本和基础,而精湛的医术本身也是医德内涵中的重要部分。《大医精诚》中首先强调了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一个医生若无精良医术,即使厚德仁心,也不能被认为是一个合格的医生;不能救人于疾患危难之中,医德纵然也是一句空话。要想学得真本事,首先得有追根溯源的吃苦精神,不畏艰难。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调查,而是“采视”,对着实物比较核对,“采视,颇得其真”,为此翻山越岭,置危险于度外之事甚多,由此搞清了药物的疑难杂症,编写了医学史上的名著《本草纲目》。
总之,医者应谨于行,精于思,笃于学,勤于省。学医其实就是修身养性的过程,不经历十年锤炼,如何悟医道之真谛?不亲历医文化熏陶,如何体会至精至诚的神韵?对病人,检查不在多少,在于必要和中肯与否;药不在贵贱,在于对症与否;关爱是否真诚,不完全在面上的言行,更在于人心的感知。铭记《大医精诚》的教诲,怀一颗虔诚的心,以谦虚的态度求学,以中庸的思想待人,天道酬勤。(贾蓓)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7793.html

相关推荐

银翘合剂治风热感冒

感冒,百姓常说的“感冒”实际是指两种疾病,即“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一般我们所说的都是普通感冒。普通感冒也称“上呼吸道感染”。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提供治...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949

仲景学说一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公元150年,东汉医学家、被国内外医学界尊奉为医圣的张仲景诞生在南阳的土地上。他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125

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遗精

某男,30岁。2009年3月就诊。已婚5年,不育。常年遗精,1月7~10次。甚则看色情描写的书籍或电视即遗精,并有阳痿不举、梦交等。曾服补肾之品上百剂,症状无好...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734

含“灵宝”的中医方剂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名就有千千万,因此研究地名也成为一门学问。要说最与道家结缘的,与中医关系最密切的地名,非灵宝莫属。  “灵宝”...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129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