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医古文也能如此有趣

《药论四则·麻黄汤方》:“右四味,以水九升, 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这古文的大概意思是麻黄汤煎出总量二升半,先服八合,“余如桂枝法将息”,则也是视病情需要,再服第二、第三升(大体上也是每服三分之一)。古方煎煮大多如此。 我们现在的中药汤剂煎服,通常是一副药水浸 煎煮得第一次服用的药液,服完一次后,再加水煎出第二次药液。这样的煎服法是现煎现服,较为方便;古人的煎服法则是一次煎出,分次服用,这就需要另外贮放药液,稍有不便(印象中古人还有分次煎出,并合药液后分次服用的,则更麻烦些)。但相比较来看,现代煎服法,两次煎服的药液有效浓度是不一样的;而古人的煎服法则保证了每次药液的有效浓度的一致。后者当然更有利于治疗。因此,应该学习、沿用古人的煎服法。
治疗疾病之法 《史记·扁鹊传》:“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未尝得望精光,侍谒于前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蹷者也。太子未死也。’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扁鹊在还未见到病人时就断言“能生之”,除了他可能有过治“尸蹷(厥)”的经验外,重要的依据就在于中庶子回答中的“鸡鸣至今”。“鸡鸣”是自然界阴气渐退、阳气渐升的时段,此时才发生“尸厥”,则其人虽“厥”,内在阳气不足,但此时外在阳气的上升,则正可以给病者以阳气的支撑,因而扁鹊判断病者可治,且最终病人得以“复故”。 对这些古代医药认知文化给予提示,将使从事中医药行业的人的对中医药知识的形成、发展,有更多、更深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医药知识体系。

语言色彩之异 《扁鹊传》:“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 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 《伤寒杂病论·序》:“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 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知物”,旧版教材曾释谓指“显示效验” 。按《史记索隐》:“当见鬼物也。” 即谓通鬼神。“异物”,有的教材注谓“指死亡的人”“指尸体” 。结合上条,这“异物”之“物”亦当指鬼物。所谓“异物”,在句中即指鬼魂。由此还连及“徒为啼泣”一句的主体,“异物”若按旧解,则该句被译为“活着的人白白地为他们哭泣”;若按新解,则该句当译作“(鬼魂)白白地为之哭泣”。张仲景此序要批评读书人不学医,当然应该是让死者自己后悔。
古文与文化 《华佗传》中华佗用蒜齑大酢治疗寄生虫(应是蛔虫)的案例,体现了药食同源的历史渊源,《伤寒杂病论·序》中“明堂阙庭”句,与《灵枢·五色》中同类词语的使用,体现着古代宫殿建筑词语应用于人面的特殊文化现象。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7122.html

相关推荐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绿豆

采访专家 西安市第五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主任 胡心愿炎炎夏日,要问哪种食物是人们餐桌上的最爱,绿豆一定得票率很高,绿豆汤、绿豆稀饭等成为很多家庭晚餐的首选食物之一...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362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1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4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