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敷药罐法种类多

敷药罐法,是指将拔罐治疗与药物敷贴结合起来,以提高疗效的特殊拔罐方法。具体操作时可根据所治疾病的不同来选择敷药种类,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敷药罐法。

止痛膏贴罐法 预先把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等敷贴于将要拔罐的部位后再进行拔罐的方法。适宜采用该方法治疗的疾病较多,包括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腰部及四肢痛、咳嗽等病症。敷贴膏药之前需根据罐口的大小及拔罐的数量,将膏药剪成直径小于罐口的圆形贴片,并逐个贴敷于将要拔罐的部位后再拔罐,每个部位留罐时间为 10—15分钟。

敷姜罐法 是预先将适量生姜捣烂如泥,敷贴到将要拔罐的部位上,然后再拔罐的方法。该方法适用的范围较广,除了不适合用于跌打损伤早期局部有红、热现象等症之外,对多数疾病均适用。具体操作时,如患者的皮肤较干燥,可先在干燥部位涂一层薄薄的润滑剂,如凡士林等,再实施敷姜拔罐治疗。生姜味辛,性温,具有散寒湿及疏风通络的作用,对皮肤有强刺激,能加强拔罐的效果,在拔罐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表情,若患者疼痛应立即起罐。敷姜时需依据拔罐部位面积的大小,敷贴于具体拔罐部位,以直径小于罐口,厚度为2—3毫米的姜垫为宜,然后再拔罐,每个部位留罐时间约为10分钟。

敷蒜罐法 将大蒜适量,去皮捣烂如泥,先敷贴于拔罐部位,再进行拔罐的方法。敷蒜罐法常用于治疗皮肤疖疮痈毒、肺炎、肠炎、咳嗽等病症,也可用于风寒湿痹证等,大蒜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只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解毒、拔毒及止痢等功效,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与拔罐结合后可加强罐法的治疗效果,但应避免敷贴时间过长,以防引起皮肤起疱。具体操作时视患者皮肤状况,皮肤较为细腻者可预先涂抹薄薄一层润滑油,再在拔罐部位敷贴蒜垫。敷蒜时需依据拔罐部位的面积大小,敷贴于具体拔罐部位,以直径小于罐口,厚度为2—3毫米的蒜垫为宜,然后再拔罐,每个部位留罐时间为 5~8分钟。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5230.html

相关推荐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6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药补三告诫 药补常用四法

药补既是一种保健方法,也是一种治病手段,主要适用于出现各种虚弱症状的疾病患者和因身体虚弱而采用食补未能奏效的亚健康人群。药补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症,关键在于因人...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58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