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十四经脉气血的流注方向(上)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是一条与呼吸系统功能密切相关的经络,而且它还关系到胃和大肠的健康。

本经所属腧穴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

如咳嗽、气喘、气短、咯血、咽痛、外感伤风、循环部位痛麻或活动受限等。



手阳明大肠经和肺经的关系非常密切,它是肺和大肠的保护者。

《黄帝内经》上说:“阳明经多气多血”,疏通此经气血,可以预防和治疗人体五官、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三方面的疾病,如腹痛、肠鸣、泄泻、便秘、咽喉肿痛、齿痛、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麻木等。


足阳明胃经属于胃、络于脾,所以它和胃的关系最为密切,是关于消化系统的非常重要的经络。

但同时也和脾有关,维系着人的后天之本。主治胃肠病、神志病和头、面、眼、鼻、口、齿的疾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症,如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


足太阴脾经是阴经,跟脏腑联系最紧密,尤其足脾、胃和心,同时它也是治疗妇科病的首选经络。

丰治消化系统、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疽、身霞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等。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属于心,因此和心脏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主宰人体的重要经脉。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眼睛昏黄,胸胁疼痛,上臂内侧后边痛或厥冷,手掌心热等病症。

手太阳小肠经就如同拂去人体倦怠、痛楚等阴霾的清洁工,是具有宁心安神、舒筋活络功效的经络,按摩这些经穴可以疏通经气、缓解疲劳。

本经所属腧穴主治耳聋、眼睛昏黄、面颊肿、颈部、颔下、肩胛、上臂、前臂的外侧后边痛等病症。


足太阳膀胱经主管营运人体中宝贵的体液,作为体内排毒的主干道,它关系到全身各处的通畅与健康。

本经腧穴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病症及本经所经过部位的病症,如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见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项、背、臀部及下肢循行部位痛麻等。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4796.html

相关推荐

阑尾炎治疗方法2

【组成】生大黄、红藤、蒲公英、厚扑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大黄、红藤清热活血,消痈排脓,合以附子温阳散滞,祛邪与扶正,同时兼用,为其配伍特点...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459

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 外敷方

生栀子粉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炎、抗渗出之功效,治疗各种跌扑损伤、急性挫扭伤后局部肿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患者,每每使用此方,均获...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316

补虚正气粥

【原料】 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 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芪、党参浓缩液、30毫升...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52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