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重传统中药“四神汤”台湾深受欢迎

进入冬季,人们开始重视“冬藏”,此时食补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和贮藏,可使人体元气充沛,体质增强,以利来年春天更好地拼搏。我国台湾的补冬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在立冬开始就盛行进补,谓之“补冬”。台湾王诗琅《艋胛岁时记》中就有补冬记载:“有的宰鸡杀鸭炖八珍,有的买羊肉和乌枣炖食,贫户则以福眼肉和糯米、糖炊米糕而食,俗谓此日食补品,于身体特别有益。”
  重传统中药又重食料选择
  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在台湾,中药铺很多,有人形容“药铺比米店多”。台湾人平常进补习惯用补药炖猪肚、猪小肠,还有鸡、鸭、鸽等。在炖鸭时加当归,谓之“当归鸭”;甚至煮名贵的海鱼也往往加补药,如弹涂鱼煮当归、熟地;鳗鱼炖枸杞、黄芪;黄花鱼头和川芎或天麻同蒸同煮等。台湾民间流传“吃心补心,吃肺补肺,吃脚补脚……”的说法,“朱砂炖猪心”“番鸭母炖姜母”“黑木耳炖猪肺”“猪尾骨炖青仁黑豆”“猪尾骨炖枸杞墨贼”等药膳佳肴深受欢迎。
  冬至节气吃补在台湾几乎家家必行。多数人家煮糯米干饭佐以黑枣、龙眼肉、酒肉等共食。有的惯用猪脚、鹿耳、鹿鞭、羊肉、猴胶、鳗鱼等,以酒炖煮或配合补药煮食。台湾人的冬令进补,以补气血、脾胃为主,常用食物有猪、牛、羊、兔(含内脏)、鸡、鸭、鳖等。常用的配药,补气用四君子汤或人参、茯苓、白术、炙草;补脾胃用四神汤(莲子、芡实、淮山药、茯苓);补血用四物汤(熟地、川芎、当归、白芍)。
  “四神汤”在台湾深受欢迎
  自古以来,台湾人常用四神汤当菜汤,此汤味道鲜美,有健脾养胃,滋补健身之效,主治乏力体倦、心悸怔忡等症。人们经常用“四神”炖鸡、鸭、鸽或猪肚、猪小肠等。《台湾风物志》中记载:“台湾人很重视食补,有饮四神(臣)汤等俗。”在台湾嘉义,有个叫“益元堂”的中药店专门摆摊设点营售“四神汤”,连同药渣盛与碗中出售,顾客连汤带渣吃下,既益健康又解饥渴,被称为“养生妙品”。
  “四神”在台湾传说:当年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随行四员文武大臣日夜兼程为他张罗食、宿、玩、乐,弄得疲惫不堪,加之水土不服,相继病倒。而乾隆多次南下,消遣作乐惯了,倒也平安无事。可眼下让龙颜不悦的是,倘若四臣有个三长两短岂不坏事?乾隆无奈只得亮出身份,令知府张榜觅医。忽一日,有药僧揭榜,经一番望、闻、问、切后,喃喃自语:“四臣,事成。这四味药就是四神(台湾方言“神”“臣”同音)汤,喝了保准平安。”说罢,从化缘袋摸出纸和笔开方:“淮山、芡实、莲子、茯苓等量炖猪肚。”说来神奇,那四员大臣吃了食补汤后竟精力充沛,体健如初。如今台湾人对“四神”,犹如对“五谷”一样熟悉。在台岛药店,只要告诉药剂员要买“四神”,他们就心领神会,知道是哪四味中药。
  冬季里在台湾旅游,常见街上的形形色色的招牌写着各式各样的药膳。海峡两岸同胞共同守护着中华传统文化。(林长华)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4474.html

相关推荐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347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1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5

安神滋补方9

瘦肉、茨菰各60克,胡萝卜30克,素油45克,肉汤、酱油、黄酒、干淀粉、味精、盐各适量。肉顺丝切成片,加盐、黄酒、干淀粉拌匀;油温七成,先将肉片炒好取出待用,再...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355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