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中医“阴火上冲”

  “阴火上冲”语出东垣,他解释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热。”其症状见:“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待袒衣露居,近寒凉处则已。或热极而汗出也解。”这说明促成阴火的物质基础是下流肝肾的脾胃之湿,而其所以化为阴火,并使之上冲,关键在于“闭塞其下”,因为脾湿下流,在一般情况下,只不过是清阳下陷,只有在脾湿下流又兼有“闭塞其下”情况下才可能发为阴火,如下窍或下部某些脏器湿热肿胀,脾湿不能外泄,使湿浊滞留不去,化为阴火。

  火之为物本无形质,不能孤立,必与一物相依附,而始得存在。也就是说,脱离开病理产物,火是不存在的,而下流之湿,闭塞其下,正好郁遏下焦阳气的生发运行,使其化为阴火。阴火既不是人体生理上的需要,其必受正气排斥,不能下泄,就必然上冲,所以才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

  《内经》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明确指出,出上窍,发腠理,实四肢者为清阳,是指饮食物中营养物质之轻清者,而浊阴则指营养物质之稠浊者,或残留的糟粕。临床上若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可出现诸多病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飱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清气在下除常见之飱泄外,还可见到带下、淋浊、崩漏下血,同时兼有时时恶寒,喜热,食欲不振等症。若浊阴不出下窍,或下窍不利而受到壅遏,即为“脾胃下流之湿闭塞其下”,郁而化火,逆而上冲,就形成了阴火上冲。常可见胸中满闷,不定时躁热,自汗,头昏脑胀,或出肾窍而见到耳鸣、耳聋。

  中医之谓,荣气上升,则为清阳,荣气下流则为脾湿。其致病之关键是脾胃损伤,脾胃之气越下陷,下焦之湿越重,很容易“闭塞其下”而出现阴火上冲。治疗之法当求之于脾胃,必以补中益气之法,药用人参、白术、黄芪、甘草、升麻、柴胡等物,降阴火可酌加茯苓、泽泻;利下窍,加黄连、黄柏直泻阴火,此正所谓“甘温除大热”之意也。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4015.html

相关推荐

仲景学说一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公元150年,东汉医学家、被国内外医学界尊奉为医圣的张仲景诞生在南阳的土地上。他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125

含“灵宝”的中医方剂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名就有千千万,因此研究地名也成为一门学问。要说最与道家结缘的,与中医关系最密切的地名,非灵宝莫属。  “灵宝”...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1290

男属阳女属阴 男人也要滋阴

男性阳刚,女性阴柔。因此,男人就该补肾壮阳,让自己更有男子气;女人就应该滋阴以养颜。但其实,人体主要是看阴阳平衡,只有平衡了,身体才健康。也就是说,男人也要适当...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1674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350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