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仁存孙氏治病活法秘方》补证

《仁存孙氏治病活法秘方》 原书已无存世, 今惟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有日本文化乙丑二年 (1805年) 丹波元简手抄本, 10卷3册, 缺卷1, 存9卷。 21世纪初,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者远赴日本将其复制带 回国内, 于2008年影印出版, 书见于《珍版海外回归 中医古籍丛书》第3册。

是书不但记有作者个人理论认识和临床经验, 还引用保存了大量南宋及以前医书效方, 具有一定的 文献和临床研究价值。 有学者曾于影印书前之 “影印 说明” 中对本书作过考证。 今笔者试做补证。

书名

关于此书书名, 历代书志著录者有《仁存孙氏 治病活法秘方》 ( 《晁氏宝文堂书目》 ) , 还有 《孙氏 仁存方》 ( 《文渊阁书目》 )、 《仁存秘方》 ( 《玄赏 斋书目》 《赵定宇书目》 《脉望馆书目》 《绛云楼书 目》 ) [1] 。 而抄本各卷目录所题, 为《仁存孙氏治病活 法秘方》 。

医书中, 成书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的熊宗 立《医学源流》在“附遗”篇记有“仁存孙氏活法 方” [2] , 应即本书。 刊于明永乐年间 (1403年-1424年) 的《普济方》摘录有大量记为 “仁存方” 的文字, 经 比对, 亦即 《仁存孙氏治病活法秘方》 。 本草书中,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在书前 “引 据古今医家书目” 中, 记有 《孙氏仁存堂经验方》 ; 在 各论引文中又记作《孙氏仁存堂方》 (1处)、 《仁存 堂方》 (4处) 、 《孙氏仁存方》 (3处) 、 《仁存方》 (18 处) 、 《仁存》 (2处) , 以 《仁存方》作书名最为常用。 明代缪希雍 《神农本草经疏》也引有 “仁存方” 5则。 《本草纲目》虽然在 “引据古今医家书目” 中, 记有《孙氏仁存堂经验方》 , 但在其各论实际引用中, 从未用这一书名, 均用 《仁存方》等简称。 而这些 简称也均未出现在 “引据古今医家书目” , 反映所谓 “孙氏仁存堂经验方” 者, 实即 《孙氏仁存堂方》 《仁 存堂方》 《孙氏仁存方》 《仁存方》 《仁存》等。 有书志 [1] 将《孙氏仁存堂经验方》和《仁存孙氏 治病活法秘方》错著录为两书, 此误应源自丹波元 简。 《仁存孙氏治病活法秘方》丹波元简跋云: “李东 璧《本草纲目》附方引《孙氏仁存堂经验方》 , 而考 之于此书靡有载者, 岂仁存孙氏乃其人而别著《经验 方》欤” [3]900 ? 今将《本草纲目》所引之 《仁存方》各 种简称的方剂全部28处, 核之于《仁存孙氏治病活 法秘方》 , 全部能找到, 并非 “靡有载者” 。 是《本草 纲目》所谓 “孙氏仁存堂经验方” 即 “仁存孙氏治病 活法秘方” 矣, 丹波元简失考。

成书年代

1. 成书不早于《澹寮方》 明人所见之《仁存 方》刻本, 或即无序跋, 因之人皆不知其所由来。 熊宗立《医学源流》中, 将年代、 作者不详的医书 归于 “附遗”篇, 谓 [2] : “又如……《仁存孙氏活法 方》……等, 虽有板刻以行, 未能详其年代出处” 。 丹波元简判断本书为元人所作, 其作于日本文 化乙丑二年(1805年)的跋云 [3]899 : “甲子冬, 偶诣少 将云州公邸。 座间有书数卷。 公举而见示, 乃斯书 鑱本。 亦恨阙第一卷。 然文字端雅, 纸刻精好, 盖元 版也……考其书体例, 论病集方之旨, 亦为元人无 疑矣” 。

然而单据“文字端雅,纸刻精好” “其书体 例” “论病集方之旨” , 究非铁证。 类似其书先列论、 后列方之体例, 至少在唐代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 方》 即已采用。 而其论、 其方, 有学者谓: “其书所引, 全是南宋以前的人和书, 未有及于元代者” [3]158 。 倘 如此, 焉得断为元人所著?

细查原书, 虽然绝大多数引录文献为南宋以前 的著述, 然谓其所引 “未有及于元代者” 亦非事实。 本书 “黑锡丹” 方后有作者注文 [3]581 : “澹寮有一方, 不用砂子, 却用灵砂、 钟乳各二两, 研, 又加巴戟、 鹿 茸、 苁蓉牛膝各一两, 余如黑锡丹味, 名敛阳丹, 亦 有意, 始录之” 。 查得《医方类聚》卷152有引 《澹寮 方》者, 其中正有敛阳丹 [4] , 其组成与 《仁存孙氏治病 活法秘方》 所述一致。

《澹寮方》全称《澹寮集验秘方》 , 为僧人释 继洪所著。 释继洪撰有医书《岭南卫生方》 《澹寮 集验方》 。 《岭南卫生方》刊刻时间不详, 其中查无 “敛阳丹” 。 而《澹寮方》有明确的成书时间。 《中 国医籍考》录有 《澹寮集验秘方》释继洪自序片段, 其末曰: “至元癸未解制后五日汝川释继洪书” [5] 。 “至元癸未”为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年; “解 制” 即农历七月十五日, “后五日” 即农历七月二十 日, 时当公元1283年8月14日。 所以《澹寮方》当成 书于公元1283年8月14日。 其时南宋(1127年-1279 年)早亡, 已在元代。 以此可证《仁存孙氏治病活 法秘方》所引书已及于元代。 由此可知《仁存孙氏 治病活法秘方》成书时间亦当在元代, 上限不早于 1283年8月。

2. 成书不晚于《世医得效方》 元代名医危亦 林, 在其《世医得效方》自序中述其家世及成书缘 由, 谓 [6]]10 : “乃于天历初元, 以十三科名目, 依按古 方, 参之家传, 昕夕弗怠, 刻苦凡十稔, 编次甫成, 为 十有九卷, 名曰 《世医得效方》 ” 。 知其撰作始于天历 初元 (1328年) , 而自序落款时间为 “仍至元三年丁丑 七月既望” , 即公元1337年8月12日。 《世医得效方》中有其“家传方” , 又有“古 方” , 危亦林自己还曾参究 “近代名医诸方” , 但书中 并无明文标识 “仁存方” 内容。

《仁存方》撰作时, 除引据《澹寮方》以前诸书 外, 还常有自己的验案及见解。 以这部分内容查索 《世医得效方》 , 可以知晓《世医得效方》引有《仁 存方》 。

《世医得效方》化裁引用《仁存方》者, 痕迹明 显。 如, 《仁存方》谓 [3]480 : “凡骨热, 莫非是劳, 脊骨 尤属肾虚髓竭也。 一医以 《局方》黄芪鳖甲散、 沉香 鳖甲散、 秦艽鳖甲散、 青蒿鳖甲散和合, 以雄(羊)脊 骨一具, 斫碎炼汁, 以调和为圆, 温酒吞下 , 治脊痛骨 热, 渐成蒸疾, 一剂而效。 予观此, 其功全在脊骨膏, 盖医者意也” 。

《世医得效方》 则作 [6]308 : “四美丸: 凡骨蒸莫非 是劳, 脊骨尤属肾虚髓竭也。 以 《局方》 黄芪鳖甲散、 沉香鳖甲散、 秦艽散、 青蒿鳖甲散, 四散和合为末, 以 雄羊脊骨一具, 斫碎炼汁, 调和为丸, 温酒吞下 , 治脊 痛骨热, 渐成蒸疾, 一剂而效。 其功全在脊骨膏, 盖 医者意也” 。

其中 “其功全在脊骨膏, 盖医者意也” 一句, 在 《仁存方》 , 是作者 “予观此” 后有感而发; 在《世医 得效方》 , 则是危亦林化裁引用 《仁存方》 的明证。又, 《仁存方》在 “三仙圆” 后有作者治一士人 “精泄不禁, 自汗头眩虚极, 或寒或热, 用补涩之药 不效” 案 [3]563-564 。 《世医得效方》 亦在 “三仙圆” 方后 注中, 引有 “凡精泄不禁, 自汗头眩虚极, 或寒或热, 用补涩之药不效” 云云 [6]233 , 除删去《仁存方》作者 自称及与病家询问之言, 病机分析及处方加减、 药效 反应等文字全同 《仁存方》 , 足见其源自 《仁存方》 。 由此, 《仁存孙氏治病活法秘方》 成书时间的下 限, 不晚于《世医得效方》 的成书时间, 即不晚于元后 至元三年 (1337年) 。

作者

《仁存孙氏治病活法秘方》作者, 因书中未载, 故撰人名氏不明。 或即姓孙, 《本草纲目》著录本书为 《孙氏仁存堂经验方》 , 是将 “仁存” 作为作者堂号。 今人将作者称为 “孙仁存” , 在无更多资料的情况 下 , 亦可勉从。

本书卷三有 “余生父所著《伤寒纲目》 ” 云云, 是 作者生父亦为医家。 “生父” 之称应当对应 “养父” 而言。 是作者非长养于生父膝下矣?

《全元文》载有刘楚 (至明代更名 “刘崧” ) 为庐 陵(今江西吉安) 医家钟本存所著《仁存方论集》 之 序。 据此序, 《仁存方论集》 亦为有论有方之书, “本 存究心是书余三十年, 其参考折衷虽若出于一己之特 见, 而贯穿出入无一不本于前贤之所已言者……如品 剂主佐, 钱两生熟, 为汤液为圆散者, 诸方之谓也; 风 湿寒暑, 虚实强弱, 为内因为外感者诸论之谓也…… 然是书必题之以 ‘仁存’ 者, 岂非以仁者天地生物之 心, 而医之为道乃所以存夫生物之心也欤……或曰本 存乃翁字仁可, 著以 ‘仁存’ , 亦所以不忘其先也” [7] 。

然而, 《仁存方论集》应非《仁存孙氏治病活法秘 方》 。 以刘楚乃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生人, 19岁 方成诗名 [8] ; 至 《世医得效方》 成书时 (1337年) , 不过 17岁 , 而 《仁存孙氏治病活法秘方》 成书必在 《世医得 效方》 (1337年) 之前, 1337年之前刘崧年岁更小, 或 不至于为人做序。

又: 今人所著江西诸书目, 多将钟本存记为明 人, 不知是否有据?

存佚

1. 《文渊阁书目》 所记原非残缺 有学者认为: 本书在明代书志记录中, 即是残本。 这是对明代《文 渊阁书目》 不同传本的误解。 《文渊阁书目》编定于正统六年(1441年) , 是书 志中首载 《仁存方》者。 今存明代正统六年杨士奇等 关于《文渊阁书目》的题本(奏章)一通, 谓正统年 间杨士奇等, 因 “各书自永乐十九年南京取来, 一向 于左顺门北廊收贮, 未有完整书目。 近奉旨移贮于文 渊东阁。 臣等逐一打点清切, 编置字号, 写完一本, 总 名 《文渊阁书目》 ” [9]题本 。 可知《文渊阁书目》 原为登 记书目, 即有现书, 才会著录。 《四库全书》 本《文渊 阁书目》此条仅记 “孙氏仁存方, 一部, 四册” , 即为 《文渊阁书目》最初面貌。 倘文渊阁原无此书, 《文 渊阁书目》 不可能著录。

清代嘉庆年间, 鲍廷博将《文渊阁书目》 从 “四 库全书” 中录出, 并据其家藏 《文渊阁书目》 “塾本” 所载, 对《文渊阁书目》 “四库全书” 本漏载者进行 补全; 又据 “塾本” , 在每书下分别标注 “完全” “残 缺” “阙” 。 鲍延博整理之 《文渊阁书目》被收入 “读 画斋丛书” 而成为 《文渊阁书目》通行本, 该本记曰: “孙氏仁存方, 一部, 四册, 阙” [9]195 。 然若据此便认为 《仁存方》 明代即无完本者, 实谬。 因所谓 “完全” 者, 是书本完整也; 所谓 “阙” 者, 是已有名无书也; 所谓 “残缺” 者, 才是书有散失而只有残本也。 “读画斋丛 书” 本 《文渊阁书目》 所记 《仁存方》 正是 “阙” , 而不 是 “残缺” , 只表明在鲍氏所据 “塾本” 成书时, 文渊阁 已无存书, 但不说明当时 《仁存方》 在世间无存或 “残 缺” , 更不代表杨士奇等作 《文渊阁书目》 时的情况。 关于鲍氏之家藏《文渊阁书目》 “塾本” , 今有 学者考证明晰: “《文渊阁书目》编成后, 过了相当 长一段时间, 文渊阁所藏书缺佚较多, 后人以 《文渊 阁书目》 对文渊阁现存书加以核查, 作出 ‘完全’ ‘残 缺’ ‘阙’ 的记录, 这就是 ‘塾本’ 的来源。 嘉靖间的 《晁氏宝文堂书目》卷中的 ‘类书’ 恰好载有 《文渊 阁新查书目》 , 其时文渊阁原藏已散佚甚多, 因而 ‘完 全’ ‘残缺’ ‘阙’ 的记录或即此新查本所反映的情况。 正因如此, 后世许多学者将 ‘完全’ ‘残缺’ ‘阙’ 以为 是杨士奇时所作的整理记录, 显然是错误的” [10] 。

2.《普济方》 所据应是完本 已知刊于明代永乐 年间 (1403年-1424年) 的朱橚《普济方》引有大量本 书的内容, 其中明确标注为 《仁存方》 或 《仁存》 的文 字有259处, 属于《仁存方》 而误记作《存仁方》的有 12处, 误记作《人存方》的有3处, 总计有274处标明 引自 《仁存方》 。

若以 《仁存方》实际内容检索《普济方》 , 还有 不少未出标识, 但实际出自 《仁存方》者, 如: 《普济方》卷216载: “治小便闭不通者三日, 小腹胀几死, 百药无効, 用甘遂, 以大蒜捣细和成饼子, 安脐令实, 以艾灸二七壮, 随通。 后用此法救人无数” , 实即化 裁《仁存方》医案而来 [3]537 ; 又如: 《普济方》 “金笔 丸” 不注出处, 然实出 《仁存方》 [3]801 ; 《普济方》 “熟 附丸” 标注为 “出危氏方” , 然实际化裁出于《仁存 方》 医案 [3]783 。

最为重要的是, 《普济方》引有 《仁存方》卷1的 文字。 今《仁存孙氏治病活法秘方》抄本存2-10卷, 独缺卷1。 然而卷1虽亡, 卷1之目录却被保留下来。 以 此目录中所记的标题, 检索《普济方》 , 就有 “论脉 本始” “论五脏六腑部位脉法” 等的完整篇章被《普 济方》引录。

《普济方》既引有《仁存方》卷1的文字, 可知 《仁存方》 在明时仍存完本。

结语

要之, 《仁存孙氏治病活法秘方》有 《孙氏仁存 堂经验方》和《仁存方》等多种书名。 其成书时间在 元代, 不早于《澹寮方》 , 不晚于《世医得效方》 , 在 明代仍有完本。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虞舜 黄晶晶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3218.html

相关推荐

乳腺癌的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乳腺癌是实体瘤中应用化疗最有效的肿瘤之一,化疗在整个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单一药物治疗:目前对乳腺癌较有效的药物有环磷酰胺(CTX)、5-氟尿...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649

固本保元丸治疗诸虚百损,精血不固,元神不足,四肢乏力,肌肉消瘦,朝凉暮热,梦寐遗精,阳事不举。固本保元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固本保元丸的秘方制作方法,固本保元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诸虚百损,精血不固,元神不足,四肢乏力,肌肉消瘦,朝凉暮热,梦寐遗精,阳事不举。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固本保元丸秘方...

VIP秘方 2025-10-28 0 1209

银翘合剂治风热感冒

感冒,百姓常说的“感冒”实际是指两种疾病,即“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一般我们所说的都是普通感冒。普通感冒也称“上呼吸道感染”。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提供治...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948

口臭的毛病 黄连泡水可治

偏方名黄连泡水【食材】黄连5克,白糖20克。【方法】将黄连5克放入杯中,倒入开水100毫升,再加入20克白糖,拌匀冷后服用,每日两次。【外公问诊记】一次,妈妈的...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119

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遗精

某男,30岁。2009年3月就诊。已婚5年,不育。常年遗精,1月7~10次。甚则看色情描写的书籍或电视即遗精,并有阳痿不举、梦交等。曾服补肾之品上百剂,症状无好...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734

含“灵宝”的中医方剂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名就有千千万,因此研究地名也成为一门学问。要说最与道家结缘的,与中医关系最密切的地名,非灵宝莫属。  “灵宝”...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129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