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望小便 辨疾病





中医诊治疾病有“望闻问切”,其中就有一个是“望小便”,医生通过观察患者小便的颜色、性状,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中医认为,小便的形成不仅与肾和膀胱密切相关,还与肺的肃降、脾的运化、三焦的通调和津液的盈亏有关。故观察小便的异常改变,主要可以诊察肾、膀胱、肺、脾、三焦的病变,并可了解津液的盈亏和病症的寒热虚实。





小便短黄
病人多见实热证、肝胆湿热等,因热盛伤津所致,亦可见于汗、吐、下、伤津的病人。可见心烦易怒、两胁胀痛、食欲不振、腹胀、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治法宜清肝利胆,可口服消淋丸、泻肝丸。





小便带血
多为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肿瘤导致,可伴有尿急、尿频、尿痛、发热、腹痛、腰痛等。多因热伤血络,或脾肾不固,或湿热蕴结膀胱所致。应用清利下焦湿热、止血凉血,可口服黄柏丸、云南白药。





小便夹石
病人出现尿急、尿频、尿痛,腹痛、腰痛,小便中有石块等。多因湿热内蕴,煎熬尿中杂质为沙成石所致,如出现嵌顿可致剧烈腹痛腰痛。应用清利湿热、利尿排石的方法,可口服尿石灵、排石丸、琥珀粉。





小便混浊
病人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脂膏,见于尿浊、膏淋等病症。多因脾肾亏虚,清浊不分,或湿热下注,气化不利,不能制约脂液下流所致。应用健脾固肾、升清降浊的方法,可口服七子丸、知柏丸。





小便清长
病人多见虚寒病症。因寒则汗液不泄,无热则津液不伤,水津下趋膀胱,故小便清长量多。伴有少气懒言、肢体倦怠、腰膝酸软、畏寒等。应用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的方法,可口服桂附丸、缩泉丸。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





主任医师
曹元成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3190.html

相关推荐

蛤粉散治疗小儿疮子入眼。蛤粉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蛤粉散的秘方制作方法,蛤粉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小儿疮子入眼。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蛤粉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谷精草、蛤粉各等分。...

VIP秘方 2025-09-10 0 436

秋季:茶疗养生治病好时机

健康教育专家建议,在秋季采用茶疗养生,简单方便,还能较好的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用茶。姜苏茶:此茶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心呕吐、...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76

两个治疗抑郁症有效民间小偏方

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引起抑郁的主要症状是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两个治疗抑郁症有效民...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3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