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成语“病入膏肓”中医释疑

病入膏肓出自《左传·成公十年》里的一个典故,典故讲述了春秋时期晋景公病重,请秦国名医来治疗。在医缓还没有到来之前,晋景公做了个奇怪的梦。梦中,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小孩,悄悄说话。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缓就要到了,看来我们这回是难逃了。另一个说,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医缓怎样用药,也奈何不了我们。不一会儿,秦国名医到了,查了晋景公的病,遗憾地说,这病已经进入肓之上、膏之下,药力达不到,实在是没法治了。晋景公惊奇这医缓说的和他梦境一样,视其为神医,放回秦国。不久,晋景公确实因病重而死。后来“病入膏肓”成为知名度很高的成语,形容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膏肓”指哪里
中医里,把心尖部少量黄白色脂肪样的东西叫“膏”,有脂膏的意思。把心脏与膈膜之间的部分叫“肓”,用现代人体解剖学分析,应该是心脏与包膜之间的部位。换句话说,“膏肓”应该是人体心包。心衰时,有的病人会出现心包积液,就是积在心包里的。中医认为,膏肓之处是人体最里面的部位,病由表及里,一旦进入这个部位,就无药可医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外有病属表,病情较轻浅;而内有病属里,病情较深重。从病情发展的势态上看,外邪由表及里,是病情渐重的表现,病邪由里出表,是病情渐渐减轻的表现。故而,中医有“病邪入里一层,病深一层,出表一层,病轻一层”的说法。所以,及时发现疾病,及时进行有效治疗,防止病变由表及里。
不能不知的膏肓穴
在中医里,膏肓除了代表人体内里的部位,还有一个叫膏肓的穴位。膏肓穴是位于人体后背第四、五胸椎旁开四横指处的一对穴位,是治疗各种虚劳和慢性病的主要穴位。当久病不愈或者身体衰弱时,以此穴施灸,可以起到扶阳固卫、济阴安营、调和全身气血的作用,从而使身体恢复强壮。
《千金方》载:“膏肓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说明膏肓穴有重要的治疗和保健作用。
现代,膏肓穴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和哮喘等病症。它配合肩井穴可以治疗一些肩背慢性疼痛;配合百劳穴,恢复病后体衰有较好效果;即使没病,常灸疗膏肓穴,也可以起到强身健体、预防保健的作用。
由成语病入膏肓,引出一些中医学基本知识,特别是对膏肓穴的认识和应用,会有助于我们防病治病、强身健体。(邓玉霞)

来源:中国中医报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3189.html

相关推荐

中药配方颗粒能全面放开吗

日前,一则《中药配方颗粒或将彻底放开!》的网文在圈内广泛流转,文中认为国家即将放开中药配方颗粒备案,中药饮片行业将面临巨大挑战等。如此重大的政策改变,难怪会引起...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1094

发展中医药旅游 中医动画片 中医中文

广东东莞一家原创动漫公司通过与国内中医药企业的合作,打造国内首部以中医药为题材的动画片。样片将在本届漫博会上首次亮相,首期26集成片预计将明年推出。这是一部名为...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201

治疗妇科病 重视调理脾胃

王氏妇科治疗妇科病,重视调理脾胃。喜用四君、六君、补中益气汤之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精微生化之源。“脾为中土,以溉四旁,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1665

仲景学说一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公元150年,东汉医学家、被国内外医学界尊奉为医圣的张仲景诞生在南阳的土地上。他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12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