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为什么要查血常规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构成。血浆是液体,其中又溶解有多种成分,如钾、钠、钙、磷等电解质,血糖、血脂、多种蛋白质、维生素、激素等;血细胞是固体成分,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又细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

一、发生哪些情况应该查血常规



血液流经全身各个脏器组织,所以是脏器组织的一面镜子。血液本身又是一个独立的生理系统,可以发生独立的血液系统疾病,而且种类不少。所以说,在各种疾病状态下检查血液的某种成分不但有好处,而且是必需的。诸如发热、出血、腹泻呕吐、腹痛、尿痛、尿急、心慌气短、昏迷休克、外伤、长期服药等。



也正因此,血液检查包括常规检查与特殊项目检查,而血常规(含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分类、血小板等)被列为疾病化验之首,动态观察血常规中有关项目的变化,即多次检查,对于诊断及评估疾病更有意义。这也是医生常常要复查血常规的原因所在。血常规是三大常规检查(即血、尿、大便常规)之首。

二、血常规检查可以提供什么信息



1.反映体内是否有感染,一些细菌感染性疾病,如肺炎、阑尾炎、膀胱炎等,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会升高;而病毒性感染时可出现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增多。



2.机体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包括对食物、药物、生物等过敏,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会增多,见于哮喘、过敏性皮炎等。



3.反应机体营养状况和免疫力强弱:如贫血、粒细胞减少等。



4.查出隐藏在血液或血细胞中的病原微生物,如血丝虫、伤寒杆菌、链球菌、疟原虫等,从而确诊血丝虫病、伤寒、心内膜炎等疾病。



5.诊断或协助诊断血液系统本身疾病,如各种贫血(原因及类型)、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或继发)、各种类型的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各种原因的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等。



6.作为监视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疗效的可靠指标之一。

三、检查前的准备



1.空腹,指清晨抽血前未进食(最好不饮水),且跑前一天进晚餐的时间已相隔8—12小时。肝功、血糖、血脂、肾功、激素等测定要求空腹。



2.采血前不宜剧烈运动,否则可影响肝功、某些电解质、尿酸、肌酐等检测,可造成某些值的升高。



3.不服维生素,如维生素C可使血糖值下降,甚至出现假阴性的结果(指血糖值高但测出来的却正常)。



4.尽量不服药,多种药物不仅影响血常规,还会影响肝功、肾功、血沉、血脂、血流变等的结果。除非病情不得已(应告知医生),尽量在采血前不服药,包括中药。



5.采血前一天晚餐宜清淡,不要过饱,不要喝茶、咖啡、可乐及饮酒。



6.采血部位是由检验所需血量决定的。用血量小于0.1毫升,如血常规、血型测定等,均采末梢血,即手指采血。用血量大于0.1毫升的,要静脉采血。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2432.html

相关推荐

肝为血室

历代医家对于《伤寒杂病论》中血室的认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言血室为胞宫说、冲脉说、大小肠说、胸膈以上胸腔之地说、血脉血分说、不必拘定部位说等诸多学说。然笔者认为...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3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