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屠呦呦教授再次重申了中国药学的重要性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从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从浩瀚的古代医籍中汲取创新灵感,从现代科学技术中吸收创新手段,她和她的研究团队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对于研制系列青蒿素类药品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成就是传统中医带给世界的礼物。笔者认为,青年中医科研工作者,应当下功夫研究屠呦呦教授的科研模式,并将其应用到自身的实践中。
屠呦呦曾回忆说“我们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用于在小白鼠身上的抗疟疾检测,但进展并不顺利。”西晋葛洪的处方成为契机。翻遍古代医学典籍,《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给了她灵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1971年10月,她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转折点是在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也正是这一发现,在40多年后让屠呦呦教授成功问鼎诺奖。继续回顾青蒿素诞生的过程,我们也看到了现代药物发明的严格的制药流程,即“提纯-再试验-测定化学结构-分析毒性药效-动物试验-临床试验-提取工艺的优化-生产工艺”的模式。这也是所有现代正规药物出厂上架前必经的流程。经过这个流程后所得的青蒿素,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毒副作用都非常明确,从此确立了在抗疟疾药物中的王牌地位。
其实,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不乏类似“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种能给研究者带来灵感和智慧的例子。比如《伤寒论》中针对不同程度、不同经别、不同症状的疾病,辨证施治,精准用药,很多经方至今广泛运用于临床;中医治疗情志病、妇科病、消渴、眩、晕等疾病方面,数千年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处方群和用药经验。怎样应用现代科技,发挥团队优势,多学科融合,以更加自信、开放、求真的心态,更为精准地辨别、提取出其有效成分,开发出更多新药,提高临床效果,无疑是摆在现代中医药人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去年12月,屠呦呦教授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演讲时,再次重申了中国药学的重要性,她坚信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挖掘而出,她通过青蒿素的研究历程,深觉中西医各有所长,两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评价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学习、复制和效仿屠呦呦教授发明青蒿素的科研模式,或许能给中医药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实现新突破。
(作者徐宏伟单位系河南省卫生计生委)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0925.html

相关推荐

注重保健养生 驱腰痛疗肩周炎

现代人注重养生,却往往不得要领。冬季,做好前胸、后背、脊柱、肚脐、双脚这五大部位的保健,对提高抵抗力,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很大帮助。前胸是人体阴气所汇之处,做好前...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2172

中药配方颗粒能全面放开吗

日前,一则《中药配方颗粒或将彻底放开!》的网文在圈内广泛流转,文中认为国家即将放开中药配方颗粒备案,中药饮片行业将面临巨大挑战等。如此重大的政策改变,难怪会引起...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1096

发展中医药旅游 中医动画片 中医中文

广东东莞一家原创动漫公司通过与国内中医药企业的合作,打造国内首部以中医药为题材的动画片。样片将在本届漫博会上首次亮相,首期26集成片预计将明年推出。这是一部名为...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201

治疗妇科病 重视调理脾胃

王氏妇科治疗妇科病,重视调理脾胃。喜用四君、六君、补中益气汤之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精微生化之源。“脾为中土,以溉四旁,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1665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肝经之行,从足贯顶,经足腿,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上入喉头及鼻咽,连目系,出额下颊,会头顶,抵绕唇内。胆经之行,从...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40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