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屠呦呦教授再次重申了中国药学的重要性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从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从浩瀚的古代医籍中汲取创新灵感,从现代科学技术中吸收创新手段,她和她的研究团队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对于研制系列青蒿素类药品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成就是传统中医带给世界的礼物。笔者认为,青年中医科研工作者,应当下功夫研究屠呦呦教授的科研模式,并将其应用到自身的实践中。
屠呦呦曾回忆说“我们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用于在小白鼠身上的抗疟疾检测,但进展并不顺利。”西晋葛洪的处方成为契机。翻遍古代医学典籍,《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给了她灵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1971年10月,她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转折点是在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也正是这一发现,在40多年后让屠呦呦教授成功问鼎诺奖。继续回顾青蒿素诞生的过程,我们也看到了现代药物发明的严格的制药流程,即“提纯-再试验-测定化学结构-分析毒性药效-动物试验-临床试验-提取工艺的优化-生产工艺”的模式。这也是所有现代正规药物出厂上架前必经的流程。经过这个流程后所得的青蒿素,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毒副作用都非常明确,从此确立了在抗疟疾药物中的王牌地位。
其实,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不乏类似“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种能给研究者带来灵感和智慧的例子。比如《伤寒论》中针对不同程度、不同经别、不同症状的疾病,辨证施治,精准用药,很多经方至今广泛运用于临床;中医治疗情志病、妇科病、消渴、眩、晕等疾病方面,数千年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处方群和用药经验。怎样应用现代科技,发挥团队优势,多学科融合,以更加自信、开放、求真的心态,更为精准地辨别、提取出其有效成分,开发出更多新药,提高临床效果,无疑是摆在现代中医药人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去年12月,屠呦呦教授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演讲时,再次重申了中国药学的重要性,她坚信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挖掘而出,她通过青蒿素的研究历程,深觉中西医各有所长,两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评价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学习、复制和效仿屠呦呦教授发明青蒿素的科研模式,或许能给中医药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实现新突破。
(作者徐宏伟单位系河南省卫生计生委)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0925.html

相关推荐

喉痹,慢性咽炎 行气化痰散结治方

廖某,男,60岁,教师。门诊号:004002。咽喉部反复不适 10年,加剧1月。10年前患者始感咽部干燥不适,时有异物感如鱼刺,或如炙肉,干咳。口服螺旋霉素等药...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2525

麦粒灸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关玲教授

关玲,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非药物疗法分会会长,解放军中医药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耳针、...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1435

乳腺癌的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乳腺癌是实体瘤中应用化疗最有效的肿瘤之一,化疗在整个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单一药物治疗:目前对乳腺癌较有效的药物有环磷酰胺(CTX)、5-氟尿...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650

仲景学说一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公元150年,东汉医学家、被国内外医学界尊奉为医圣的张仲景诞生在南阳的土地上。他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125

含“灵宝”的中医方剂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名就有千千万,因此研究地名也成为一门学问。要说最与道家结缘的,与中医关系最密切的地名,非灵宝莫属。  “灵宝”...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129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